从江苏开征首年的情况来看,形成了一定的倒逼作用,发挥了杠杆效应。
如其本人不愿意公开,政府表彰奖励或媒体宣传报道时,都应遵从其个人意愿,保护其个人信息,确保不向外部泄露。有些人出于自身或家人安全等多方面的考虑,对自己的举报行为并不愿意为外人所知晓。
重奖有效举报,应注重举报人的信息保护。重奖有效举报,是适应当前环境治理形势的需要,其作为监督环境违法行为的重要手段,具有新的时代价值有的人则利用基建的时机,将危险废物偷偷填埋在自己厂房下面。重奖有效举报,是适应当前环境治理形势的需要,其作为监督环境违法行为的重要手段,具有新的时代价值。生态环保社会共治大格局的构建,是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、建设美丽中国的力量源泉。
有些人出于自身或家人安全等多方面的考虑,对自己的举报行为并不愿意为外人所知晓。公众举报污染,既是义务,也是权利。经济发展就该为子孙后代留条后路,这本是常识。
这说明一些地方对三高企业的路径依赖相当强,政绩思维未能立竿见影地转换。事实上,生态环境部此前的通报提到,在回头看的过程中,敷衍整改和虚假整改的现象并不少,甚至存在伪造文件公然对抗督察组的现象。这也说明大气污染的防治,只要有治理决心,调整产业结构,加大处罚力度,完全可以有立竿见影的效果。避免大气污染的重点区域随着产业迁移浪潮而改变,提前预判、从严治理是当务之急,也是治本之策。
一段时期以来,在一些地方,为了短期GDP,曾经上马了不少高污染、高能耗、高排放项目,甚至相关主管部门对企业违规排污睁一只眼闭一只眼,加剧了污染程度。目前污染防治所取得的成绩,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这种高压问责、封顶罚款基础上的。
关停三高企业,调整能源结构,铁规执法治理偷排,在前期的快速推进整治过后,剩下的领域多数也是难啃的硬骨头。发展思路的转变绝非一朝一夕之功,这也意味着蓝天保卫战是个长期工程。近年来,环保因素在官员评价机制中的权重逐步加强,官员被要求对项目终身负责,问责力度也在逐渐加大。作为三年蓝天保卫战的首战之年,2018年的这场蓝天保卫战打得漂亮。
数据显示,京津冀及周边地区、长三角地区、汾渭平原,其PM2.5平均浓度,同比分别下降11.8%、10.2%、10.8%。刘炳江强调军中无戏言,完不成必问责。2019年是打赢蓝天保卫战的攻坚之年,军中无戏言,完不成大气污染治理任务必将被问责。而且,蓝天保卫战的重点区域中,像京津冀及周边地区、长三角地区、汾渭平原等,属于传统资源型产业聚集地,是钢铁、煤炭的主要产区,在大力治污的同时,上述传统产业也在逐渐向其他地方迁移。
污染防治常态化,理当有如此决心,时刻保持高压势态,重拳治污。必须看到,蓝天保卫战不是一场突击式的强化整治,绝不能一阵风
经济发展就该为子孙后代留条后路,这本是常识。唯有如此,才能换来持久蓝天。
近年来,环保因素在官员评价机制中的权重逐步加强,官员被要求对项目终身负责,问责力度也在逐渐加大。作为三年蓝天保卫战的首战之年,2018年的这场蓝天保卫战打得漂亮。当然,在时刻保持污染防治高压线时,也得重申一个常识:发展模式的转变,最终的落脚点是公共利益和百姓民生,所以手段一定不能过激,不能以损害民众利益为代价。一段时期以来,在一些地方,为了短期GDP,曾经上马了不少高污染、高能耗、高排放项目,甚至相关主管部门对企业违规排污睁一只眼闭一只眼,加剧了污染程度。事实上,生态环境部此前的通报提到,在回头看的过程中,敷衍整改和虚假整改的现象并不少,甚至存在伪造文件公然对抗督察组的现象。数据显示,京津冀及周边地区、长三角地区、汾渭平原,其PM2.5平均浓度,同比分别下降11.8%、10.2%、10.8%。
这说明一些地方对三高企业的路径依赖相当强,政绩思维未能立竿见影地转换。发展思路的转变绝非一朝一夕之功,这也意味着蓝天保卫战是个长期工程。
这也说明大气污染的防治,只要有治理决心,调整产业结构,加大处罚力度,完全可以有立竿见影的效果。2019年是打赢蓝天保卫战的攻坚之年,军中无戏言,完不成大气污染治理任务必将被问责。
污染防治常态化,理当有如此决心,时刻保持高压势态,重拳治污。目前污染防治所取得的成绩,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这种高压问责、封顶罚款基础上的。
这意味着2019年的压力,可能要比之前更大。生态环境部大气环境司司长刘炳江在日前举行的例行发布会上表示,不仅京津冀等重点区域PM2.5平均浓度在下降,而且从十三五空气质量约束性指标完成情况来看,时序进度和年度目标要求均超额完成。必须看到,蓝天保卫战不是一场突击式的强化整治,绝不能一阵风。比如,整个2018年,中央环保督察组对20个省份实施了回头看,累计罚款近10亿元,问责8000多人。
既要肯定成绩,也要坚持问题意识。避免大气污染的重点区域随着产业迁移浪潮而改变,提前预判、从严治理是当务之急,也是治本之策。
刘炳江强调军中无戏言,完不成必问责。治污治霾的首年之战,时序进度和年度目标都能超额完成,这样的成绩值得点赞。
打赢这场保卫战,既要有决心,也要讲手段。关停三高企业,调整能源结构,铁规执法治理偷排,在前期的快速推进整治过后,剩下的领域多数也是难啃的硬骨头。
而且,蓝天保卫战的重点区域中,像京津冀及周边地区、长三角地区、汾渭平原等,属于传统资源型产业聚集地,是钢铁、煤炭的主要产区,在大力治污的同时,上述传统产业也在逐渐向其他地方迁移纳污坑塘治理上,雄安新区606个有水纳污坑塘全部完成治理。2018年,雄安新区三县清理河道垃圾约130.9万立方米,三县排查河道、淀区两公里范围内入河入淀排污(排放)口11395个。2018年,唐河污水库一期工程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顺利完成,累计完成排爆面积102.5万平方米,存余污水全部处理,累计清理一般固废12.6万吨、含砷含铅疑似危废共约8600吨,部分区域生态修复已初见成效。
同时,还对白洋淀实施生态补水,目前新区已实施5次补水过程,共向白洋淀生态补水约1.8亿立方米,白洋淀水位达到了近年来新高。此外,白洋淀流域洗脸工程、生态补水深入推进。
唐河污水库库尾距离白洋淀仅2.5公里,对白洋淀水环境质量构成严重威胁。在重污染企业清出整治上,雄安新区强化133家涉水企业监管,严格整改提高标准,不达标的全部停产整改,加大对安新县羽绒、制鞋、有色金属三大行业关停取缔和转型升级力度。
目前,已全部完成封堵和整治,洗脸工程仍在深入推进。在散乱污企业整治上,2018年,雄安新区三县新排查出散乱污企业1433家,其中关停取缔类915家,整改提升类518家,已全部完成整改。